“天下之本在国,国之本在家,家之本在身。”习近平说,“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,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。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,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,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,注重家庭、注重家教、注重家风”。 2016年12月12日,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,盛赞代表们的事迹“温暖了人心,诠释了文明,传播了正能量,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”,充满感情地“点赞”他们“都是好样的”2017年3月5日,习近平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,询问上海奉贤区“奉贤”之含义,肯定家风、村风与民风建设。习近平对好家风的重视,始终如一。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《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》《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》,均对领导干部的家风问题提出了要求,将家风建设提到制度高度。
外语系党总支在“两学一做”中高度重视习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的有关理论学习,每次党员会和全体教师会都会叮嘱大家,一定要搞好家风建设,让家庭的每个成员安心生活、开心工作。家庭是“国家发展、民族进步、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”,“千家万户都好,国家才能好,民族才能好”。家是最小国,国是千万家。家风的“家”,是家庭的“家”,也是国家的“家”。一直以来,外语系重视家风建设的教育终于有了成效。今年在桥东区最美家庭评选中,我系教师韩广义的家庭被评为教子有方最美家庭受到表彰。他的儿子在作文中写到“父母追逐梦想、勤奋向上,一直努力化身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谊之桥。在他们的影响下,我也有样学样、力争上游:学数数,学外语,学识字,学背诗;学自己穿衣,自己做饭,自己独立上学,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;我懂得感恩,能感受到父母、祖父母的不易,常向父母祖父母嘘寒问暖,对他人也不忘说谢谢,还身体力行地为父母盛饭、端碗、运米、扛面等;同时,我也忘我学习,力拼好成绩,继小学优秀毕业后,中考又以位列本市前60名的成绩考入理想高中。高一生活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页,预示着今起将能独立面对很多,独立的承担很多,也预示着今起就要走出自我的范畴,主动扛起更多的责任,从此就不能再仅仅为自己奋斗,为自己活着。我一定要不辜负自己的青春,不愧对自己的抱负,要相信希望就在不远处。我清楚地知道梦想是美好的,追梦的过程是辛苦,甚至是心酸的。为了能够脱颖而出迈入理想的大学,我主动选择背井离乡、争分夺秒、惜时如钻。我坚信梦想是神奇的,有梦想就有用不尽的力量。梦想就是我力量的源泉,是我永恒的骄傲,中国梦,中国大家庭的梦想也如此吧!个人梦想汇成民族梦想,国之兴,不远矣!”在他们的好家风带动下,他们的儿子也更加自信自立敢于追梦。
我们相信,越来越多的家庭会重视家风建设,以后也会有更多的家庭在好家风建设中受益。希望外语系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幸福的小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