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(2019版)
发布时间:2024-09-11 查看次数:
专业代码 :050201: 学科门类:外国语言文学类 授予学位:文学学士
一、培养目标
本专业立足邢台,面向河北,辐射京津冀及周边,针对地方基础英语教育对高素质英语师资的需求,培养热爱党的教育事业,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具有高尚师德,具备扎实的听、说、读、写、译英语专业基本技能、广博的语言、文学、文化专业知识,较强的英语教育教学能力、育人能力、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,具有一定教学研究能力,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的初中英语教师。
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五年左右主要发展预期为:
目标1 热爱教育事业,怀有深厚教育情怀,锤炼高尚师德,在教育教学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坚持立德树人,展现良好的教师职业形象。
目标2 具有广博的语言文化知识、扎实的英语专业基本技能,能综合运用学科教法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,熟练驾驭课堂教学,成长为善于教学的英语骨干教师。
目标3 熟悉综合育人的方法,掌握班级管理工作规律,能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效组织和开展德育、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,成长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指引导师。
目标4 具有团队协作精神,善于沟通合作。拥有专业发展意识,持续关注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动态,不断反思、探索与创新,逐步养成较高的教学研究能力。
二、毕业要求
通过本科阶段学习,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的毕业要求:
毕业要求:践行师德
1. 师德规范
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 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、政治认同、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,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以立德树人为己任。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,具有依法执教意识,立志成为“四有”好老师。
指标点1.1具有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
指标点1.2 熟悉中学教育的政策和法规,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依法执教。
指标点1.3具有“立德树人”理念,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,具有成为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的理想追求。
2. 教育情怀
具有较强的从教意愿,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,具有积极的情感、端正的态度、正确的价值观。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,尊重学生人格,富有爱心、耐心和细心,率先垂范,做学生锤炼品格、探求知识、创新思维、奉献祖国的引路人。
指标点2.1热爱中学英语教学工作,具有较强的中学英语教师从教意愿,具有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。
指标点2.2具有较好的文化底蕴和科学精神,切实做到学为人师、以身作则、为人师表,尊重学生、关爱学生,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。
毕业要求:学会教学
3. 学科素养
掌握英语专业基本知识、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,理解英语专业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,了解英语专业与其它学科专业的联系,了解英语专业与社会实践的联系,对学习科学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。
指标点3.1系统扎实掌握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。
指标点3.2理解并掌握英语语言学、文学基本知识和理论。理解英语专业知识体系的基本思想和方法,了解英语专业与其他学科的联系,了解英语专业与社会实践的联系。
指标点3.3了解英语国家社会文化、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和跨文化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,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,并对学习科学相关知识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作用有一定的了解。
4. 教学能力
在英语教育实践中,能够依据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和外语认知特点,进行教学设计,组织课堂教学,实施教学评价,获得教学体验,具备教学基本技能,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,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。
指标点4.1在英语教学实践中,能够依据英语学科课程标准,针对学生身心发展和外语学科认知特点进行教学设计、实施和评价,获得教学体验,具备教学基本技能,具有初步的英语课堂教学能力。
指标点4.2 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开展教学分析活动,进行总结反思,形成一定的英语教学研究能力。
指标点4.3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,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英语课堂教学。
毕业要求:学会育人
5. 班级指导
树立德育为先理念,认识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,了解中学阶段德育原理与方法。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。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的组织与指导,具备中学德育和班级管理的基本能力。
指标点5.1树立以人为本、德育为先理念,在英语教育实践中,能够组织或参与组织德育活动和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,并给予正确指导。
指标点5.2掌握中学班级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,积极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,获得班主任或协助班主任工作的积极体验。
6. 综合育人
了解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。理解英语专业育人价值,能够有机结合英语教学进行育人活动。了解地方初中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,参与组织英语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。
指标点6.1了解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,理解英语专业的多元思维、文化意识等方面的育人价值。
指标点6.2了解地方校园文化与英语专业育人内涵,初步掌握在校园英语文化活动中开展德育教育的原则和策略,将英语专业育人价值融入实践活动之中。
指标点6.3具备有机结合英语教学进行育人活动的能力,具备培养学生中国文化自信和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。
毕业要求: 学会发展
7. 学会反思
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。了解国内外英语教育改革发展动态,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,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。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,具有一定创新意识,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,学会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。
指标点7.1了解国内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以及对英语教师提出的新要求,了解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,根据时代需求,进行职业生涯规划,并树立终身学习理念。
指标点7.2掌握反思的方法和技能,具有一定创新意识,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,从学生学习、课程教学、学科理解等角度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。
8. 沟通合作
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,具有团队协作精神。掌握沟通合作技能,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。掌握中西文化和跨文化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,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。
指标点8.1掌握与他人沟通的知识与技巧,善于交流,表达清晰、有条理,具备与同事及家长等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。
指标点8.2具有团队协作精神,掌握沟通技巧,善于合作,获得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。
指标点8.3掌握中西方文化和跨文化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,能够合理运用中西文化知识和理论进行跨文化沟通、交流与合作。
毕业要求-培养目标关联度矩阵
目标
毕业要求
|
培养目标1
|
培养目标2
|
培养目标3
|
培养目标4
|
毕业要求1
师德规范
|
•
|
|
|
|
毕业要求2
教育情怀
|
•
|
|
|
|
毕业要求3
学科素养
|
|
•
|
|
|
毕业要求4
教学能力
|
|
•
|
|
|
毕业要求5
班级指导
|
|
|
•
|
|
毕业要求6
综合育人
|
|
|
•
|
|
毕业要求7
学会反思
|
|
|
|
•
|
毕业要求8
沟通合作
|
|
|
|
•
|
三、主干学科:英语语言文学,教育学。
四、核心课程
综合英语、高级英语、英语语音、英语视听说、英语口语、英语阅读、英语写作、英语语法、英语演讲与辩论、英汉/汉英笔译、英汉/汉英口译、跨文化交际、西方文明史、中学英语教材教法、语言导论、英语文学导论、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、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
五、学制与学分要求
(一)学制:四年
(二)最低学分:毕业最低学分176学分,其中:必修154学分,专业选修8学分,公共选修课8学分,第二课堂选修6学分。
六、授予学位及要求
符合《邢台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(试行)》授予条件的,授予文学学士学位。
七、各类课程设置及要求
(一)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
课程设置采用“平台+模块”的结构体系。课程按4学年安排,每学年分2学期,分别用1-8学期表示。
(二)学时学分分配汇总表
表一 各类课程学时比例分配表
课程类型
|
修习类型
|
理论教学
|
实践教学
|
学时合计
|
||||
数量
|
比例
|
数量
|
比例
|
数量
|
比例
|
|||
通识课程平台
|
公共必修
|
544
|
20.0%
|
32
|
1.2%
|
576
|
21.1%
|
|
公共选修
|
128
|
4.7%
|
0
|
0%
|
128
|
4.7%
|
||
学科
专业
平台
|
学科专业
基础课模块
|
专业必修
|
640
|
23.4%
|
448
|
16.4%
|
1088
|
39.9%
|
教师教育
模块
|
专业必修
|
228
|
8.4%
|
180
|
6.6%
|
408
|
15%
|
|
专业必修课模块
|
专业必修
|
400
|
14.6%
|
0
|
0
|
400
|
14.6%
|
|
专业选修课
模块
|
专业选修
|
128
|
4.7%
|
0
|
0
|
128
|
4.7%
|
|
合 计
|
2068
|
75.8%
|
660
|
24.2%
|
2728
|
100%
|
注:计算百分比时保留1位小数。
表二 各类课程学分比例分配表
课程类型
|
修习类型
|
理论教学
|
实践教学
|
学分合计
|
||||
数量
|
比例
|
数量
|
比例
|
数量
|
比例
|
|||
通识课程平台
|
公共必修
|
33
|
18.8%
|
3
|
1.7%
|
36
|
19.4%
|
|
公共选修
|
8
|
4.5%
|
0
|
0
|
8
|
4.6%
|
||
学科
专业
平台
|
学科专业
基础课模块
|
专业必修
|
40
|
22.7%
|
14
|
8.0%
|
54
|
30.7%
|
教师教育
模块
|
专业必修
|
13.5
|
7.7%
|
5.5
|
3.1%
|
20
|
11.4%
|
|
专业必修课模块
|
专业必修
|
25
|
14.2%
|
0
|
0%
|
25
|
14.2%
|
|
专业选修课
模块
|
专业选修
|
8
|
4.5%
|
0
|
0%
|
8
|
4.6%
|
|
综合实践教育平台
|
必修
|
0
|
0%
|
22.5
|
12.8%
|
20.5
|
11.7%
|
|
选修
|
0
|
0%
|
6
|
3.4%
|
6
|
3.4%
|
||
合 计
|
127.5
|
72.4%
|
48
|
27.3%
|
176
|
100%
|
注:计算百分比时保留1位小数。
八、课程设置总表
(一)通识课程平台(应修44学分,必修36学分,选修8学分)
课程代码
|
课程名称
|
学分数
|
总学时
|
考核
方式 |
学时分配
|
修读
学期 |
修读
说明 |
||||
讲课
|
实验
|
上机
|
实习
|
实训
|
|||||||
1240001010
|
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
|
3
|
48
|
考
|
40
|
8
|
|
|
|
1
|
包含课内实践8学时计0.5学分
|
1240001020
|
中国近现代史纲要
|
3
|
48
|
|
48
|
|
|
|
|
2
|
包含课内实践8学时计0.5学分
|
1240001030
|
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
|
3
|
48
|
查
|
48
|
|
|
|
|
2
|
|
124000104X
|
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
|
5
|
80
|
考
|
64
|
|
|
|
8
|
3-4
|
包含课内实践16学时计1学分
|
1240001050
|
军事理论
|
2
|
32
|
查
|
32
|
|
|
|
|
1
|
|
124000106X
|
形势与政策
|
2
|
64
|
查
|
64
|
|
|
|
|
1-8
|
|
1120043301
|
第二外国语(一)
|
3
|
48
|
考
|
48
|
|
|
|
|
3
|
|
1120043302
|
第二外国语(二)
|
3
|
48
|
考
|
48
|
|
|
|
|
4
|
开在第三学期
|
1320001090
|
信息技术基础
|
2
|
48
|
考
|
16
|
|
32
|
|
|
1
|
理论课时16,计1学分,上机32课时,计1学分。
|
165000101X
|
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
|
2
|
|
查
|
|
|
|
|
|
1、6
|
|
165000102X
|
从创新思维到创业实践
|
2
|
|
查
|
|
|
|
|
|
3-4
|
|
119000101X
|
大学体育
|
4
|
128
|
考
|
128
|
|
|
|
|
1-4
|
|
2290001020
|
劳动教育
|
2
|
|
查
|
|
|
|
|
|
|
2周
|
|
通识通选课
|
8
|
128
|
|
128
|
|
|
|
|
2-7
|
要求跨类选修:人文社科类专业限定选修自然科学类课程(2学分),理工类专业限定选修人文社科类课程(2学分);所有本科专业限定选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(2学分)。
|
注:课程按4学年安排,每学年分2学期,分别用1-8学期表示。
(二)学科专业平台
1. 英语专业基础课模块
课程代码
|
课程名称
|
学分数
|
总学时
|
考核
方式 |
学时分配
|
修读
学期 |
修读
说明 |
||||
讲课
|
实验
|
上机
|
实习
|
实训
|
|||||||
1120043011
|
综合英语(一)
|
6
|
96
|
考
|
96
|
|
|
|
|
1
|
|
1120043012
|
综合英语(二)
|
6
|
96
|
考
|
96
|
|
|
|
|
2
|
|
1120043013
|
综合英语(三)
|
4
|
64
|
考
|
64
|
|
|
|
|
3
|
|
1120043014
|
综合英语(四)
|
4
|
64
|
考
|
64
|
|
|
|
|
4
|
|
1120043020
|
英语语音
|
1
|
32
|
查
|
|
|
|
|
32
|
1
|
|
1120043031
|
英语视听说(一)
|
1
|
32
|
考
|
|
|
|
|
32
|
1
|
|
1120043032
|
英语视听说(二)
|
1
|
32
|
考
|
|
|
|
|
32
|
2
|
|
1120043033
|
英语视听说(三)
|
1
|
32
|
考
|
|
|
|
|
32
|
3
|
|
1120043034
|
英语视听说(四)
|
1
|
32
|
考
|
|
|
|
|
32
|
4
|
|
1120043041
|
英语口语(一)
|
1
|
32
|
查
|
|
|
|
|
32
|
1
|
|
1120043042
|
英语口语(二)
|
1
|
32
|
查
|
|
|
|
|
32
|
2
|
|
1120043051
|
英语语法(一)
|
2
|
32
|
考
|
32
|
|
|
|
|
1
|
|
1120043052
|
英语语法(二)
|
2
|
32
|
考
|
32
|
|
|
|
|
2
|
|
1120043061
|
英语阅读(一)
|
2
|
32
|
考
|
32
|
|
|
|
|
1
|
|
1120043062
|
英语阅读(二)
|
2
|
32
|
考
|
32
|
|
|
|
|
2
|
|
1120043063
|
英语阅读(三)
|
2
|
32
|
考
|
32
|
|
|
|
|
3
|
|
1120043071
|
英语写作(一)
|
2
|
64
|
考
|
|
|
|
|
64
|
3
|
|
1120043072
|
英语写作(二)
|
2
|
64
|
考
|
|
|
|
|
64
|
4
|
|
1120043080
|
英汉/汉英笔译
|
1.5
|
48
|
考
|
|
|
|
|
48
|
5
|
|
1120043090
|
英汉/汉英口译
|
1.5
|
48
|
查
|
|
|
|
|
48
|
7
|
|
1120043101
|
高级英语(一)
|
4
|
64
|
考
|
64
|
|
|
|
|
5
|
|
1120043102
|
高级英语(二)
|
4
|
64
|
考
|
64
|
|
|
|
|
7
|
|
1120043110
|
英语文学导论
|
1
|
16
|
考
|
16
|
|
|
|
|
3
|
分段教学(第三学期1-8周上)
|
1120043120
|
语言导论
|
1
|
16
|
考
|
16
|
|
|
|
|
4
|
分段教学(第四学期1-8周上)
|
2.教师教育模块
课程代码
|
课程名称
|
学分数
|
总学时
|
考核
方式 |
学时分配
|
修读
学期 |
修读
说明 |
||||
讲课
|
实验
|
上机
|
实习
|
实训
|
|||||||
1250003030
|
教育学
|
3
|
48
|
查
|
48
|
|
|
|
|
4
|
|
1250003010
|
心理学
|
3
|
48
|
查
|
48
|
|
|
|
|
3
|
|
1120043130
|
中学英语教材教法
|
3
|
48
|
考
|
48
|
|
|
|
|
5
|
|
1120043140
|
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
|
1
|
32
|
考
|
16
|
|
|
|
16
|
8
|
|
1120043150
|
课堂教学实训
|
1
|
32
|
考
|
|
|
|
|
32
|
5
|
|
1250003040
|
教师工作实务
|
2
|
32
|
查
|
32
|
|
|
|
|
3
|
|
1250003020
|
教师口语
|
1
|
32
|
查
|
|
|
|
|
32
|
3
|
|
1120043160
|
英语书法与简笔画
|
0.5
|
16
|
查
|
|
|
|
|
16
|
3
|
|
1120043170
|
英语演讲与辩论
|
0.5
|
16
|
考
|
|
|
|
|
16
|
4
|
|
1120043180
|
英语戏剧表演
|
0.5
|
16
|
查
|
|
|
|
|
16
|
4
|
|
1320053320
|
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
|
2
|
40
|
查
|
24
|
|
|
|
16
|
5
|
|
1250003060
|
班级管理
|
1
|
32
|
查
|
12
|
|
|
|
20
|
4
|
|
3. 英语专业知识课模块
(1)专业知识必修课
课程代码
|
课程名称
|
学分数
|
总学时
|
考核
方式 |
学时分配
|
修读
学期 |
修读
说明 |
||||
讲课
|
实验
|
上机
|
实习
|
实训
|
|||||||
1120043191
|
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(一)
|
2
|
32
|
考
|
32
|
|
|
|
|
3
|
|
1120043192
|
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(二)
|
2
|
32
|
考
|
32
|
|
|
|
|
4
|
|
1120043200
|
英国文学史及选读
|
4
|
64
|
考
|
64
|
|
|
|
|
5
|
|
1120043210
|
美国文学史及选读
|
2
|
32
|
考
|
32
|
|
|
|
|
7
|
|
1120043220
|
语言学概论
|
3
|
48
|
考
|
48
|
|
|
|
|
5
|
|
1120043230
|
跨文化交际
|
3
|
48
|
考
|
48
|
|
|
|
|
5
|
|
1120043240
|
西方文明史
|
2
|
32
|
考
|
32
|
|
|
|
|
7
|
|
1120043250
|
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
|
1
|
16
|
考
|
16
|
|
|
|
|
7
|
|
1120043260
|
英语词汇学
|
2
|
32
|
考
|
32
|
|
|
|
|
7
|
|
1120043270
|
英语文体学
|
2
|
32
|
考
|
32
|
|
|
|
|
7
|
|
1120043290
|
中国文化概论
|
2
|
32
|
考
|
32
|
|
|
|
|
7
|
|
(2)专业知识选修课模块
课程代码
|
课程名称
|
学分数
|
总学时
|
考核方式
|
学时分配
|
修读
学期
|
修读
说明
|
||||
讲课
|
实验
|
上机
|
实习
|
实训
|
|||||||
1120045010
|
现代汉语
|
2
|
32
|
查
|
32
|
|
|
|
|
8
|
计划是第五学期
|
1120045020
|
中国文学
|
2
|
32
|
查
|
32
|
|
|
|
|
8
|
|
1120045030
|
英语报刊选读
|
2
|
32
|
查
|
32
|
|
|
|
|
8
|
|
1120045040
|
中国旅游文化
|
2
|
32
|
查
|
32
|
|
|
|
|
8
|
|
1120045050
|
英美小说赏析
|
2
|
32
|
查
|
32
|
|
|
|
|
8
|
|
1120045060
|
现代语言学名著选读
|
2
|
32
|
查
|
32
|
|
|
|
|
8
|
|
1120045070
|
英美诗歌赏析
|
2
|
32
|
查
|
32
|
|
|
|
|
8
|
|
1120045080
|
英语戏剧
|
2
|
32
|
查
|
32
|
|
|
|
|
8
|
|
1120045090
|
语用学
|
2
|
32
|
查
|
32
|
|
|
|
|
8
|
|
1120045100
|
语篇分析
|
2
|
32
|
查
|
32
|
|
|
|
|
8
|
|
1120045110
|
课程与教材
|
2
|
32
|
查
|
32
|
|
|
|
|
8
|
|
1120045120
|
语言测试
|
2
|
32
|
查
|
32
|
|
|
|
|
8
|
|
1120045130
|
语义学
|
2
|
32
|
查
|
32
|
|
|
|
|
8
|
|
1120045140
|
词源学
|
2
|
32
|
查
|
32
|
|
|
|
|
8
|
|
1120045150
|
西方文论
|
2
|
32
|
查
|
32
|
|
|
|
|
8
|
|
注:选修要求,至少修够128学时,计8学分。
(三) 综合实践教育平台
课程代码
|
课程名称
|
学分数
|
考核方式
|
修读周数
|
修读学期
|
修读说明
|
1290001010
|
军训
|
2
|
查
|
2
|
1
|
|
1120043310
|
毕业论文
|
8
|
查
|
8
|
8
|
|
1120043320
|
教育见习
|
0.5
|
查
|
1
|
5
|
|
1120043330
|
教育实习
|
9
|
查
|
18
|
6
|
|
1120043340
|
教育研习
|
1
|
查
|
2
|
8
|
|
第二课堂学分
|
6
|
|
|
|
其中社会实践活动至少修够1.5学分
|
九、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关联度矩阵
课程类别
|
课程代码
|
课程名称
|
英语专业(师范方向)毕业要求
|
||||||||||||||||||||
1
|
2
|
3
|
4
|
5
|
6
|
7
|
8
|
||||||||||||||||
师德
规范
|
教育
情怀
|
学科
素养
|
教学
能力
|
班级
指导
|
综合
育人
|
学会
反思
|
沟通
合作
|
||||||||||||||||
1.1
|
1.2
|
1.3
|
2.1
|
2.2
|
3.1
|
3.2
|
3.3
|
4.1
|
4.2
|
4.3
|
5.1
|
5.2
|
6.1
|
6.2
|
6.3
|
7.1
|
7.2
|
8.1
|
8.2
|
8.3
|
|||
通
识 教 育 课 程 |
1240001010
|
思想道德修养
与法律基础
|
H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M
|
|
|
|
|
|
|
|
1240001020
|
中国近现代史
纲要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|
|
|
M
|
|
|
|
|
|
|
|
|
1240001030
|
马克思主义
基本原理
|
H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M
|
|
|
|
|
|
|
|
|
124000104X
|
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
|
H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M
|
|
|
|
|
|
|
|
|
1240001050
|
军事理论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|
|
124000106X
|
形势与政策
|
|
H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M
|
|
|
|
|
|
|
|
|
112004331
|
第二外国语(一)
|
|
L
|
|
|
M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H
|
|
|
|
112004332
|
第二外国语(二)
|
|
L
|
|
|
M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H
|
|
|
|
1320001090
|
信息技术基础
|
|
|
|
|
|
|
|
|
|
|
M
|
|
|
|
|
|
H
|
H
|
|
|
|
|
165000101X
|
生涯规划与
就业指导
|
|
|
|
M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H
|
|
L
|
|
|
|
165000102X
|
从创新思维到
创业实践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H
|
|
|
M
|
|
|
119000101X
|
大学体育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M
|
|
|
|
|
|
H
|
|
|
专
业 基 础 课 程 |
1120043011
|
综合英语(一)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L
|
|
1120043012
|
综合英语(二)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L
|
|
|
1120043013
|
综合英语(三)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L
|
|
|
1120043014
|
综合英语(四)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L
|
|
|
1120043020
|
英语语音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L
|
|
|
|
1120043031
|
英语视听说(一)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L
|
|
|
|
1120043032
|
英语视听说(二)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L
|
|
|
|
1120043033
|
英语视听说(三)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L
|
|
|
|
1120043034
|
英语视听说(四)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L
|
|
|
|
1120043041
|
英语口语(一)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|
|
|
|
M
|
|
H
|
|
|
|
1120043042
|
英语口语(二)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|
|
|
|
M
|
|
H
|
|
|
|
1120043051
|
英语语法(一)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L
|
|
|
1120043052
|
英语语法(二)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L
|
|
|
1120043061
|
英语阅读(一)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|
|
|
L
|
|
|
|
L
|
|
|
1120043062
|
英语阅读(二)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|
|
|
L
|
|
|
|
L
|
|
|
1120043063
|
英语阅读(三)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|
|
|
L
|
|
|
|
L
|
|
|
1120043071
|
英语写作(一)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H
|
|
M
|
|
|
1120043072
|
英语写作(二)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H
|
|
M
|
|
|
1120043080
|
英汉/汉英笔译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|
|
|
M
|
|
L
|
|
|
|
|
1120043090
|
英汉/汉英口译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M
|
|
1120043101
|
高级英语(一)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L
|
|
|
1120043102
|
高级英语(二)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L
|
|
|
1120043110
|
英语文学导论
|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|
|
|
|
L
|
|
|
|
|
1120043120
|
语言导论
|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|
|
|
M
|
|
|
|
|
|
教
师 教 育 课 程 |
1250003030
|
教育学
|
|
M
|
|
H
|
|
|
|
|
L
|
|
|
|
|
|
|
|
|
H
|
|
|
|
1250003010
|
心理学
|
|
|
|
|
|
|
|
|
L
|
|
|
|
L
|
H
|
|
|
|
|
|
|
|
|
1120043130
|
中学英语
教材教法
|
|
|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|
|
M
|
|
M
|
|
|
1120043140
|
英语教学
研究与实践
|
|
|
|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1120043150
|
课堂教学实训
|
|
|
|
H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|
|
|
M
|
|
|
|
1250003040
|
教师工作实务
|
|
H
|
|
|
L
|
|
|
|
L
|
|
|
|
|
|
|
|
|
M
|
|
|
|
|
1250003020
|
教师口语
|
|
|
|
|
L
|
|
|
|
M
|
|
|
|
|
|
|
|
|
|
|
H
|
|
|
1120043160
|
英语
书法与简笔画
|
|
|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1120043170
|
英语演讲与辩论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H
|
|
|
|
1120043180
|
英语戏剧表演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H
|
|
|
1320053320
|
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
|
|
|
|
|
|
|
|
M
|
|
|
H
|
|
|
|
|
|
|
M
|
|
|
|
|
1250003060
|
班级管理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H
|
|
|
M
|
|
|
M
|
|
|
|
专
业 知 识 必 修 课 程
|
1120043191
|
英语国家
社会与文化(一)
|
|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|
|
|
H
|
|
|
M
|
1120043192
|
英语国家
社会与文化(二)
|
|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|
|
|
H
|
|
|
M
|
|
1120043200
|
英国
文学史及选读
|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|
|
|
|
M
|
|
L
|
|
|
1120043210
|
美国
文学史及选读
|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|
|
|
|
M
|
|
|
|
|
1120043220
|
语言学概论
|
|
|
|
|
|
|
H
|
|
L
|
|
|
|
|
|
|
|
|
L
|
|
L
|
|
|
1120043230
|
跨文化交际
|
|
M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H
|
|
1120043240
|
西方文明史
|
|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|
M
|
|
L
|
|
|
L
|
|
1120043250
|
学术写作与
研究方法
|
|
|
|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|
M
|
|
|
|
|
1120043260
|
英语词汇学
|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M
|
|
|
|
|
|
M
|
|
|
1120043270
|
英语文体学
|
|
|
|
|
|
|
H
|
|
M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1120043290
|
中国文化概论
|
|
M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H
|
|
专
业 知 识 选 修 课 程 |
1120045010
|
现代汉语
|
|
M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M
|
|
|
L
|
1120045020
|
中国文学
|
|
|
|
|
|
|
|
|
M
|
|
|
|
|
|
|
L
|
|
|
|
|
|
|
1120045030
|
英语报刊选读
|
|
|
|
|
|
|
M
|
|
|
|
|
|
|
|
|
|
L
|
|
|
|
|
|
1120045040
|
中国旅游文化
|
|
|
|
|
|
|
|
L
|
|
|
|
|
|
|
|
M
|
|
|
|
|
|
|
1120045050
|
英美小说赏析
|
|
|
|
|
|
|
M
|
|
|
|
|
|
|
|
|
|
|
L
|
|
|
|
|
1120045060
|
现代语言学
名著选读
|
|
|
|
|
|
|
M
|
|
L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1120045070
|
英美诗歌赏析
|
|
|
|
|
|
|
M
|
|
|
|
|
|
|
|
|
L
|
|
L
|
|
|
|
|
1120045080
|
英语戏剧
|
|
|
|
|
|
|
M
|
|
|
|
|
|
|
|
|
|
|
L
|
|
|
|
|
1120045090
|
语用学
|
|
|
|
|
|
|
M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L
|
|
1120045100
|
语篇分析
|
|
|
|
|
|
M
|
|
|
|
|
|
|
|
|
|
|
L
|
|
|
|
|
|
1120045110
|
课程与教材
|
|
|
|
|
|
|
M
|
|
M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1120045120
|
语言测试
|
|
|
|
|
|
|
|
|
M
|
|
|
|
|
|
|
|
M
|
|
|
|
|
|
1120045130
|
语义学
|
|
|
|
|
|
|
M
|
|
|
|
|
|
|
|
|
|
L
|
|
|
|
|
|
1120045140
|
词源学
|
|
|
|
|
|
|
M
|
|
|
|
|
|
|
|
|
|
L
|
|
|
|
|
|
1120045150
|
西方文论
|
|
|
|
|
|
|
M
|
|
|
|
|
|
|
|
|
|
M
|
|
|
|
|
|
综
合 实 践 教 育 课 程
|
1290001010
|
军训
|
H
|
|
|
H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M
|
|
1120043310
|
毕业设计 (论文)
|
|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|
|
|
|
|
H
|
|
|
|
|
1120043320
|
教育见习
|
|
|
H
|
H
|
H
|
|
|
|
M
|
|
|
M
|
M
|
|
|
|
M
|
|
M
|
|
|
|
1120043330
|
教育实习
|
|
M
|
M
|
|
|
|
|
|
H
|
|
|
H
|
H
|
M
|
|
|
|
M
|
|
|
|
|
1120043340
|
教育研习
|
|
|
|
|
|
|
|
|
M
|
M
|
M
|
M
|
M
|
|
|
|
H
|
H
|
|
|
|
|
第二课堂学分
|
|
|
|
|
|
|
|
H
|
M
|
|
|
H
|
|
|
|
|
|
|
M
|
|